00001322
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持续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集中开展安全意识大教育、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问题大整治、安全责任大落实活动,深挖盲区死角、补齐短板漏洞,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根据山西省教育厅文件和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和《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为主线,按照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持续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晋教安稳〔2023〕8号)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坚持依法治安,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迅速在学校持续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档,边查边整,彻底整治所有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学校安全能力水平,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在学校安全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校长 牛三平
党委书记 卢庆山
执行校长 王李金
副组长:副校长 杨建国
纪检书记、校长助理 李常仁
成 员: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设备处与信息化建设中心、资产处、纪检督查室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高国兵、安玉泉任正副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此次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排查整治等工作。
三、时间、内容和步骤
此次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2023年11月24日起至2024年2月底,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安全意识大教育阶段(2023年11月24日—11月28日)
(一)学习研讨。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来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有关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班子成员要对照要求和职责谈体会、找差距。
(二)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和载体开展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宣传,召开安全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瞒祸》和其它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
(三)专题培训。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及广大师生开展不少于一天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各级各类人员要掌握消防“四懂四会”(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四)组织演练。针对各部门和各单位实际,组织开展疏散逃生和应急救援演练,熟悉应急逃生疏散通道,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和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阶段: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阶段(2023年11月29日—12月5日)
(一)聚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滑冰溺水、食品安全、燃气安全、实验室安全、建筑及施工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按照《学校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的方案》要求,紧紧围绕事故隐患的设施安全、防护标准、安全制度等持续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大排查,一查到底、一刻不松,做到隐患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侧向到底,不漏一人、不漏一个岗位、不漏一个房间,真正把校园安全隐患查实查准。
(二)聚焦具有较大火灾风险、人员活动集中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人员密集场所、敏感特殊场所、在建工地和其他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隐患场所进行全面筛查。
(三)聚焦学生宿舍、食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快递站、档案馆、库房、浴室、消防控制室和油气输送管道、配电箱、电网线路等重要部位、重要设施,集中查处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液化气、危化品,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老化、违规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电路过载、装饰装修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消防设施短缺损坏、封闭安全出口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风险隐患;未按规定设置专用气瓶间,在用气瓶和备用气瓶未分开放置,未规范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及燃气紧急切断阀,问题瓶、问题阀等可能导致燃气泄漏燃爆的风险隐患;房屋承重构件存在明显损伤、裂缝或变形,可能造成坍塌事故的风险隐患。
(四)聚焦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环节,排查安全风险未辨识、危险作业不审批、管控措施不落实、防护用品不配备、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可能引发火灾、燃烧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等事故的风险隐患。
第三阶段:开展安全问题大整治阶段(2023年12月5日—12月20日)
(一)聚焦工作作风不扎实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安全职责不清、存在盲区漏洞,失管失察的问题;没有把身边的事故作为警示,对苗头性的风险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聚焦违法违规操作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人员资质不符;关闭、破坏安全设备设施,或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重大事故隐患不及时向学校领导、主管部门报告、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仍冒险操作;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等问题。
(三)聚焦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未按照《安全生产法》《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
(四)聚焦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应急处置不力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应急救援机构不健全、运行不顺畅、履职不到位;应急(消防)救援物资、装备或设施不配备,维护、保养、管理不及时;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未开展演练、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第四阶段:开展安全责任大落实阶段(2023年12月20日—12月30日)
(一)健全落实党政领导安全责任。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制定年度安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检视履职情况,并向学校党委行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安全工作履职情况述职,党委行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对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定。二是建立安全办实事、解难题清单,针对安全监管、安全管理部门的干部队伍、监管职责、执法力量、经费保障、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等事项,至少研究解决10项具体问题。三是优化平安校园建设考核内容,增加考核权重,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与单位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挂钩。
(二)健全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一是建立健全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对问题隐患突出的重点单位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二是加大暗查暗访、突击检查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要依法实施督办,明确整改时限、标准、人员、措施和经费等措施。三是明确并落实职能交叉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燃气、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等环节多的领域,抓实全链条安全管理和监督。四是强化专家技术支撑,聘请、协调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学校和基层一线开展精查细查,指导帮助制定整改方案,强化问题跟踪整治。
(三)健全落实学校主体责任。一是强化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安全责任,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修订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实现安全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二是突出安全职能部门牵头统筹作用,组织制定并督促学校各部门负责人落实安全职责清单和专项行动工作清单,对查出的风险隐患,要建立健全整改台账,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领衔整治;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清单管理和风险告知。三是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山西省高校安全管理责任指导手册》,明确每一个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安全管理体系。四是强化安全投入保障,加强学校安全队伍建设,落实安全工作专项经费,提高学校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依法做到安全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四)严格严肃追责问责。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鲜明导向,坚持"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理念。一是对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点工作推进缓慢、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监管执法宽松软虚、隐患排查整治不力,以及工作滞后、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进行曝光、通报、约谈。二是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瞒报事故、抽查检查应发现未发现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调查处理,从严责任追究。
第五阶段:复查总结阶段(2023年12月30日—2024年2月中旬)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对学校持续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成效展开再复查、再验收、再整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政治执行力。要坚决贯彻、逐条逐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山西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深刻认识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各部门要成立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带队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至少开展1次督导检查,分管同志靠前指挥,定期开展现场督导,加强重点问题挂牌督办和重大事故隐患督促整改。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查工作组随时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强化部门沟通协调。严格落实边查边整治方针,建立清单,完善台账,立改立整,对需要其他部门支持帮助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学校领导、主管部门汇报,寻求支持帮扶,确保在政策制度上无缝衔接,在资源调配上重点支持,集中精力狠抓问题整治,推动形成“一盘棋”格局。
(三)强化过程管理和信息报送。此次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要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完善长效机制,坚决避免形式主义,严防一阵风,走过场,确保排查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期间,要及时收集汇总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西工商学院
2023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