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记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武毓秀
武毓秀,女,汉族,中共党员,山西晋中,毕业于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21年8月参加“西部计划”,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6团党建工作办公室,担任166团团委副书记、西部计划志愿者团支部书记。
--融入基层 适应环境
2021年7月,武毓秀背上行囊,开始了人生的新的征程。带着梦,带着希望,带着迷茫……就这样开始了新的梦想,来到这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六团。这里没有亲人和朋友,呈现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天空,陌生的地域,陌生的面孔,每一样都要去重新认识与辨别。一开始她被安排在党史办公室,印文件,发文件,联系连队统计数据,写总结上报,哪里需要她,哪里工作最紧张,就往哪里去,每天都有异样的趣味。在服务单位,她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处事的方法、技巧。
后来武毓秀又被分配到了团委办公室,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团支部书记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专员,她利用在学校组织活动的经验,富有特色开展了 “净滩行动” “寻访老军垦” “参观团使馆”等20余项活动。在团委工作的期间她又学习到了许多新的不一样的工作,从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到组织管理各基层团支部日常的学习,特别是在建团100周年之际,夯实各连队团支部的思想基础;并且完成了各团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了与团中学的沟通,做好少先队的工作,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师一六六团第一届工作委员会。在这期间她不断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加强上下级沟通联系,并在实践中充实与提高自己。除此之外,积极配合上级团委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兵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管理办法》管理志愿者,规范请销假制度,日常关心关爱志愿者的生活和思想。
—不忘初心,心系孩子
在这里,她除了做好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校,了解学校情况,联系班主任,联系切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她们辅导学业、整理收集各科学习资料,
“双减课后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是兵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一项特色纷呈的主题活动。作为团队负责人,武毓秀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课后服务”志愿服务。武毓秀是学前教育毕业的,课后服务也让她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开展“课后服务”志愿服务,她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开展了科普社团、标本制作社团、经典诵读社团等等,看着学生开心的学习,她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上班路上,被学生们亲切的叫着“武老师好”,她是欣慰的。在一六六团中学开展课后服务,一年来共上课24次,覆盖人数480余人次。不仅如此,武毓秀还经常依托一六六团青年志愿服务队到学校开展:“共青团光辉历史”、“维护国家安全 保守国家秘密”、“垃圾分类 建设美丽家园”等一系列专题讲座。
—追寻军垦、传承兵团精神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武毓秀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弘扬敬老美德·传承老兵精神”寻访老军垦活动。
她带着其他志愿者们走进老军垦的家中,开展寻访老军垦活动。每一位军垦前辈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经历,都是兵团人屯垦戍边史的生动写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志愿者们与老人们面对面进行交流,聆听老人们讲述屯垦戍边的红色故事,学习他们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传承军垦前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在寻访交流中,她关切询问爷爷奶奶的身体情况和平时的生活,了解到他们平时生活过得闲淡舒适,但已到耄耋之年的腿脚不太灵便。志愿者们便嘱咐爷爷奶奶要注意身体,并且会经常去看望他们,陪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做做家务。令她印象深刻的蒋思进爷爷说:“在一六六团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片刻不曾忘、不敢忘、不愿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始终用行动践行兵团精神。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只要是组织给他安排的工作都十分认真的完成,从不曾有过一丝松懈。”听了爷爷的话志愿者们感受到能有幸生活在如今和平发达的年代,是无数位像爷爷这样的无民英雄在背后默默付出。一幅幅峥嵘岁月的图片,一桩桩感人至深的故事,都让志愿者们情不自禁地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即使爷爷奶奶的背已经微微弯曲,可是他们眼里的光亮却没有丝毫的减少,兵团精神就扎根在千千万万位屯垦戍边战士的身上。
武毓秀深刻的意识到志愿者生活是帮助他人人生充满希望的岁月,要真正的帮助到他人就要调整好自我价值的同时又服务到社会,才能得到真正进步。她一直认为:奉献是一种精神,服务是一种理念。因此她默默的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的奉献着,享受着属于她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式的奋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