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1794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造热情和励学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西工商学院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素质教育,体现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
二、赛事组织
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由校领导牵头组建赛事组委会,教务处、科技处、就业创业处、学生处、校团委负责人担任组委会成员,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担任组委会各参赛小组组长。 赛事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志学楼110室)。
三、比赛分组
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五个组别。
(一)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 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 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结合实 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 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五)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
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 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合作,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注意: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个组别,不得兼报。
四、参赛对象
(一)参赛者报名条件
2024 年6月1日以前在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参赛项目要求
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需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可以跨学院组队参赛(项目所在单位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准),参赛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不超过5人。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个项目,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个组别,不得兼报。
五、种子项目申报
各培养单位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挖掘种子项目,可选拔推荐不超过3个种子项目,经专家审核遴选通过后可直接推荐至校级决赛。具体名单将于决赛前进行公示。
申报种子项目应尽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学生深入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兼具前沿性和应用性,具有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能够解决行业与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够或已经形成产品或服务模式;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和目标群体,与行业竞品相比具有领先优势,师生所在团队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拥有多项知识产权;
(三)学生为主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且正在申请或已经授权发明专利,学生作为专利第一发明人,项目具有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四)面向社会需求的社会实践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备的产品或服务模式,在推进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生态环保、文化交流、区域协作等方面具有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赛程安排
(一)组织报名(2024年4月上旬)
各二级学院做好“挑战杯”竞赛精神传达,积极组织师生组建团队,做好项目挖掘和项目培育工作,并在往年参赛项目培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指导好新项目,确保参赛项目的质与量均衡提升。
(二)学院选拔推荐(2024年4月中下旬)
各二级学院根据项目前期培育情况,分类定级做好项目培育。 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全面街量、好中选优,于4月中旬完成学院选拔推荐,各学院可选拔推荐不超过5个项目参加校级选拔赛。
(三)校级选拔赛(2024年4月底)
学校组织开展校级选拔赛决赛。由校团委组织对参加校赛的作品进行评审,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并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同时根据各二级学院组织动员情况、报名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
八、材料提交
各二级学院分团委要做好大赛的组织筹备、宣传动员、项目培训工作,于4月16日之前以学院为单位统一将报名汇总表、参赛材料(包括作品申报表及商业计划书,以“学院+姓名+专项组别+作品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命名)提交至校团委邮箱 sxgsxytw@163.com,并同时报送纸质版汇总表至志学楼110室(龙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五层办公室(北格校区)。
根据往届大赛实施方案和共青团山西省委有关要求,本次大赛要求一定的学生参与比例,各二级学院最低报名项目数要求不得低于学院学生人数的1.5%。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
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对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好项目选拔和培育工作。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全方位、 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本次竟赛宣传工作。使我校师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挑战怀”大赛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并通过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科创实践。
(二)精心组织,重点培育
各学院要重点做好参赛项目的培育训练,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项目培育活动,邀请校内外有参赛经验的专家做好项目备赛指导,提高参赛项目质量,对参赛团队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尊重规则,严肃比赛
各学院要熟悉竞赛规则,着力提升项目质量,回归实践育人本质。校赛阶段将对“一稿多投、老稿新投、AI代劳”等现象进行重点监督,一经发现按照竞赛规则严肃处理。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石俊卿 郜丽
电 话:18734849878 18903514799
电子邮箱:sxgsxytw@163.com
地 址:志学楼110室(龙城校区)
学生活动中心五层办公室(北格校区)
附件:
附件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
附件2: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申报书
附件3: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4:“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书参考建议
附件5:“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要点
共青团山西工商学院委员会
202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