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山海 眼有星辰
谢雨欣,2016级山西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7年9月从军入伍,2022年退伍复学至21级人力资源管理班。2019年获单位优秀义务兵及嘉奖一次,同年获单位“值勤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单位下聘为“基层风气监督员”,2022年在单位的操控大比武中获二等奖,参与嫦娥四号、长征五B运载火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神州十三号十四号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的天字号工程国字号系列任务发射。
坚守初心 奔赴梦想
她来自山西忻州忻府区,父母亲都是普普通痛的农民。和其他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一样,从小就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参军便是她一直以来最大的理想。曾在高中时代,她就提出过入伍申请,但由于当时女兵的要求非常严格,自身的入伍的条件和文凭还没达到要求,所以理想没有实现,直到考入山西工商学院,时机已经成熟,加之对参军的向往与热度仍然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在学校的鼓励、父母以及亲朋好友的赞许和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本该在青春岁月里和同龄人一起享受都市的物欲狂欢与市井繁华的这个女孩,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使命选择了从军报国,而面对追问的时候,她总是笑容可掬的告诉你,这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迷彩梦。作为一名大学生,她深深的体会到祖国统一需要军人,世界的和平需要军人,人民的安居乐业更需要军人。她也深知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始终不渝的坚守自己的岗位,献身国防事业,时刻准备战斗,英勇顽强的去捍卫祖国的每一片天空,每一片海洋,每一寸土地,维护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现在她已经做好为军队、祖国、人民奉献一切的准备。对于个人来讲,军队里能够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培养自己勤简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遵纪有素的人,虽然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巨大挑战,但也是人生中一次宝贵锻炼机会,她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机会。
披荆斩棘 栉风沐雨
“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献身维护祖国统一以及世界和平的国防事业....”,自宣誓那天起,雨欣便成为战略支援部队某通信团的一名专业话务员,她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可以因此而产生多大的突破,对于自己未来的军旅生活,一切都还是未知,但她始终知道一件事“从即刻起,她是一名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自己的天职。”
从第一次站军姿的那一刻起,雨欣就体会到了部队的严明。在随后的日子里,部队的严谨、纪律、责任、有序,让她有些不适应。回味自己在军营的这段日子,雨欣颇有感慨,从青年学生到合格军人,路会很长,这只是起点。但她说,只有从这个起点出发,才能锤炼品格、磨砺意志,才能为释放知识和智慧,成就事业找到厚实的土壤。人这一辈子总要去一些地方,经历一些事情,认识一些人才能成长。穿上迷彩、踏入军旅,经过钢铁的锤炼,经历风雨的洗礼,心是淡然平静的,军营的风雨早已把她不安分的心打磨光滑,曾经的轻狂也被打进背包捆成了“记忆”。
2018年经历新训复训之后,谢雨欣因个人特长和单位领导推举成为“文艺轻骑兵”的一员,这个期间写过歌、跳过舞、当过播音员,上到大区级单位下到团级单位参与演出,秉持“红蓝融合”的理念,深入一线创作,用心用情表演,成为这一支深接地气、扎根一线、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队伍中 一员,期间不落自己的专业学习,同步进入话务机房开始人生的新篇章,汗水是成长的营养剂,每一次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自己尽心血的浇灌。也成为了同年兵中第一个“单飞”独立值勤的话务员;两年的努力获得优秀义务兵及嘉奖的荣誉,真正完成了一名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两年的时间转变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一份责任。
从橄榄绿到航天蓝
“每当遥望星空,我就想摘下一颗星星”有谁会不喜欢星星呢?每个人都一样。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墨子”寻求未知到“北斗”造福人类,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20年4月,谢雨欣有机会能够触及到漫天星辰,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能够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单位各级的层层推荐,在面试和笔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被选拔并进入开始历经为期三个月的艰苦培训。零基础学习新软件,她一边上课学原理,一边埋头扎进代码的海洋,一点点抠系统架构原理和软件编程逻辑。每天面对着复杂的技术状态、严格的任务标准、繁杂的协调工作,雨欣才发现:电视直播里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背后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浪漫,而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牺牲更多。那段时间,她已经痛下决心、咬紧牙关、不能回头、边学边干。如今回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雨欣自豪满满:“被组织认可,被事业需要,再难也是一种幸福!”
在实习了嫦娥三号与四号的日常管理与专业操作后,谢雨欣以优异的成绩得上级领导赏识,正式调入一线任务发射岗位,正式加入中国航天的大家族。于九月参加了空间站任务相关准备工作,初步学习神舟十二号任务状态,从零开始学习熟悉任务操控。同年又参加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在执行嫦五任务中,她也同时站在了对外展示的一线岗位:走进指挥厅抬头可见的六块大屏清晰明了的演绎出了嫦娥五号现阶段所有状态,大屏上每一个页面的背后都是眼花缭乱的每一天,同一个页面少则几十条多则几百条的参数绑定。调度的倒计时、上行的发令控制、航天器的足迹方位,任务执行期间主备有序保证每一次现场直播的完美呈现。
航天梦 中国梦 我的梦
宇宙的奇迹可以是梦想,但从未遥不可及。
2021年谢雨欣被组织定岗在“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型号团队当中,全程参与并亲眼见证在5月15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落地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激动的泪水也潸然而下,同时间登上当日《北京日报》头条,及“我们的太空”官微——最美航天人。同年10月16日参与了“神舟十二号”的任务发射并登上当晩cctv1的晚间新闻联播。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将长达183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的记录,意义深远又深远。她在日常值班过程中每天看着天上的三位航天员在天上努力,她们这些航天人也在用最集中的精力在地上为他们保驾护航。
2022年7月,谢雨欣在北京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时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她全神贯注的端坐在操控台前,与自己的军旅航天生涯留下了最后的一次重要定格,航空航天精神将在此之后伴随她的一生。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
(这一天,中国首个为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落地火星北京时间5月31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这一天意义非凡,央视派出白岩松老师来现场直播告诉全世界,中国的探测器,中国的实力一步步的走向世界的前沿)
(这一天,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发射我国航天员在空一切顺利,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将长达183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的记录)
(这一天,是谢雨欣的最后一个在航天参与重要时刻,是中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感谢圆满的成功,是我在这段经历里最后一个完整的任务!)
青春闪耀 锻造如梦芳华
这种专属于航天人的陪伴的浪漫与努力固然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在执行重要任务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很忙很累,但这就是中国航天人的日常,常常高强度加班加点,昼夜不分24小时地操劳任务,带病工作在第一线,成功发射之后更是不松一口气,面对高强的工作和高难的任务,作为航天人的谢雨欣选择一直坚守岗位,荣誉和掌声的背后一定伴随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付出直到因为窦性心律不齐和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及慢性肠炎两次生病住院。在高压工作的压力之下,在夜以继日的执勤当中,他依旧和战友们一起坚持参与作战部队的高度体能训练,就像她在复员回家的时候讲的一样“这些都是我应该的,因为在航天人心里,每一个航天器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坚守才称得上不负青春。”
在部队的5年时光里,她为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蜕变,她变得更坚定,更强大,更加的认知到青春的意义与价值,她完成了许多的奇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2000个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的变更烂熟于胸;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坚持24个小时执勤守护,风雨无阻、矢志不移;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从来不会抗拒对未知领域的学习与新鲜事物的掌握,独立完成了航天操作比武大赛的参赛LOGO与徽章,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与领导的肯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独立制作并拍摄了《逐梦深空——嫦娥五号,等你回来》的视频宣传片,获得了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在部队的时光里他从来都是最坚定的排头兵,无谓困难,无惧挑战。
人生最激情的时光是青春,最难忘的经历是军旅。热血澎湃,那一切只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便呈现在眼前,五年的军营生活,改变了她人生的命运,她为此而无比自豪,深感激励,受益匪浅。
换装不换色 复学保初心
学业还未完成,而时间却飞驰过隙,在执行完最后一班岗的“问天”实验舱计划后,谢雨欣向单位请辞离开部队,离开了北京,她需要回到滋养自己的土地,把部队与航天团队对自己多年的培养奉献给更多的人。
2022年9月,刚刚复员回家的谢雨欣投入到了山西工商学院专升本的教官军训行列当中,为学校的新生迎接未来的大学生活锻造下了坚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与顽强的奋斗精神,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点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商院学子的身边,用行为感染着不断努力的同学们,向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展翅翱翔,逐浪高飞。
正如她向朋友们表述的那样“中国航天将是我这辈子都为之骄傲的标签之一,我会把这样的力量带给每一份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希望里,用行为向中国航天事业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愿中国航天事业再上高峰,迎来更精彩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