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党教〔2025〕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意见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指示要求,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持续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形成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新风貌。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任务
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建设八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强化党建引领,将其列入我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我校教师党员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建加师德师风建设模式,不断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师德师风的建设成效,提高教师的育人责任感。
(二)持续聚焦《质量标准》
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聚焦《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简称《质量标准》),落实好《质量标准》的指标内涵、目标任务和使用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工作与业务能力建设无缝对接、相互融合。
(三)明确师德建设责任人
二级学院(含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和院长是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院部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履职尽责、狠抓落实。院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每年需要开展的具体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在具体工作中明确各项任务的实际执行人和责任主体。
(四)落实师德养成计划
二级学院(含教学部)要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具体来说,二级学院(含教学部)要向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开展1次师德专题教育、1次师德教育实践、1次师德警示教育,全年师德教育不少于12学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把服务党、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作为最高追求。
(五)完善师德教育内容
二级学院(含教学部)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师德教育体系;定期邀请师德优秀教师通过现场讲座或视频分享形式,以先进典范和人格魅力指引教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握育人航向。每学年开展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开展全体教师签署师德承诺书活动。开辟师德教育新阵地,定期组织并鼓励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设置学习日、举办读书会、举办网络培训、开展主题研讨、举行座谈交流等活动,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校情。
(六)严格师德惩处工作
二级学院(含教学部)要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投诉、举报平台,畅通和公开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建立健全师德失范行为受理与调查处理机制,依法依规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加强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定期向学校报送院部师德违规处理情况。建立曝光平台及专栏,对查实的违反师德事件进行公开通报。
(七)完善教师激励工作
二级学院(含教学部)要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选树表彰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孺子牛奖项等,讲好师德故事,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好教师节、教师入职、表彰大会等重要节点活动,强化尊师教育,厚植师道文化。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强化权利保护,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协同学校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推动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
(八)争做“四有好老师”
“四有好老师”指明了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其本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素养系统。教育家精神为“四有好老师”提供了价值引领,而“四有好老师”则为教育家精神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框架。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组织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准确把握“四有好老师”内涵、外延,深入理解“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教育家精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遵循、准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助力。
三、工作要求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充分、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涵养工作,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并以“四有好老师”为立足点,系统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与立体化路径。通过“四维驱动”形成“价值引领—能力提升—情感联结”的良性循环,使“四有好老师”标准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行动自觉,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中共山西工商学院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