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产业学院:
为深化学校产教融合建设工作,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和《山西工商学院产业学院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现组织开展校级现代产业学院认定工作,推进我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培育。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设任务
(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鼓励各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调推进多主体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机制
探索治理新模式,基于OBE成果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特点,结合我校及学院自身禀赋特征,建设产教融合示范专业,打造产教融合微专业,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将产教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三)共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通过“引企入校”,积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邀请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落实企业专家进课堂。校企双方以现代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需求为抓手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对接,依据专业特点,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模式。
(四)打造优质产教融合教材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开发一批科学、先进、原创、适用的高质量优秀系列教材。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将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内容,将岗位技能要求与标准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编写,体现教学改革要求及学校特色。
(五)共建产教融合资源库
和企业共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等,促进学校和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优势辐射、协同发展。
(六)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人员互聘机制,创新资源共享,开展校企联合授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积极拓宽教师引进渠道,转变师资引进标准。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选派专任教师到现代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
(七)共建校企实践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
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集生产、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培训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整合多主体资源打造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将真实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实行真题真做。
构建多方协同学生管理机制。深化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实效管理,建立多主体服务体系。
(八)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推动产业学院内部科教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应用学科交叉专业或专业群。深化和拓展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和对接落实机制。与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将产业发展成果、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影响,提升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九)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特色文化
将自身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以及行业、产业文化特点进行有机融合,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文化,并将之融入培养过程。
二、申报条件
1.办学定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牵头学院的人才培养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办学定位符合山西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方向。
2.运行基础扎实,建设成效显著。牵头学院的相关专业已经列入省一流专业建设范围,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和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学院能够以山西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与行业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支撑服务重点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3.合作企业优异,稳定持续合作。合作企业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重要地位,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口碑,与学校开展稳定且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与学生培养规模匹配的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团队和实习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能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者优先。
4.育人模式创新,产学研协同联动。牵头学院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保障机制等,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主体的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三、认定程序
1.牵头学院提出申请,提交与合作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合作协议;
2.产教融合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审核申报材料、评估建设成效,视情况组织答辩等环节;
3.产教融合办公室对通过论证与评审、符合建设要求的申报学院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发布2025年校级现代产业学院认定名单。
四、材料提交
请于8月10日前提交山西工商学院校级产业学院申报材料(含产业学院建设运行方案、申报书和佐证材料,合成为1个PDF文件)纸质版至龙城校区厚德楼108室,电子版发送至996054541@qq.com.
联系人:产教融合办公室,牛晓霞,18335192930
产教融合办公室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