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根据《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山西工商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教学运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聚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满意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监测、资源配置优化、质量评价反馈中的应用,形成“监控-反馈-整改-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全员参与
积极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广泛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营造人人关心教学质量、人人主动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二)全程监控
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各环节,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持续改进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和评价标准,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质量分析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1.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各教学单位应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由院长(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明确各成员的岗位职责,细化工作分工,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
2.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各教学单位应选拔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院(部)级教学督导队伍。督导队伍要定期开展教学督导活动,采用随机听课、专项检查、教学文件审查等多种方式,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进行全面督导。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1.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各教学单位要在学校相关制度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制度落实情况的自查自检。定期开展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自查自检工作,检查重点包括学校师生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学习情况;教学运行过程的合规情况;师生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意见建议等。
(三)加强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
1.监控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情况监控。审查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契合度、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审验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教学条件及资源监控。对本单位教学设施、实验实训条件、课程资源、图书资料等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教学过程监控。对本单位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运行情况、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价,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课程考核环节质量监控。对本单位课程考核工作机制、各门课程尤其是应用型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内容、考务管理、成绩评定与分析、考核资料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课程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5)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监控。对本单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风学风建设质量及成效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跟踪机制,运用学业预警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6)学生学习及发展情况监控。对本单位学生学习状态、学业发展、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就业情况等进行检查与评价。
(7)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对本单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情况等进行监控和评价,并制订改进措施,实施整改。
2.监控方式
(1)开展“三期”教学检查。实行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对课程安排、资源配置、教学秩序、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监控。
(2)开展课堂教学日常监督。聚焦课堂教学环节,实行巡课、听课、评课常态教学监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
(3)开展重点环节专项督导。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专项检查、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方式,重点加强对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的督导检查。
(4)开展教学数据常态监控。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开展教学数据的常态监控;通过数据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把握教学运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四)加强反馈改进工作
1.做好教学信息反馈
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开展评学评教等方式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学信息,全面了解教学运行情况。
2.加强质量分析研判
定期组织召开由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以及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教学质量监控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3.加强问题整改落实
教学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将督导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并督促其进行整改。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加强资料归档工作
1.强化归档资料管理
各教学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资料归档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资料归档的过程管理机制。
2.明确归档资料标准
各教学单位需结合学校相关文件通知要求,明确归档资料标准,确保归档资料的规范性、合理性。
3.确保资料全面完整
各教学单位需对各项教学质量监控资料做到应归尽归,不遗不漏,确保电子版、纸质版资料归档全面完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健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整合教学资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各教学单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人员和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线教学平台等,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各教学单位要编制好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教学成果展示;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学生学风建设,大力弘扬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四)加强评价结果应用
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学质量监控结果运用到师生的评优评先等各类评比活动中。对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山西工商学院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