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教高函〔2019〕12号)精神,严格落实学校毕业实习相关管理规定,现就做好我校2026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实习安全保障
(一)强化实习安全教育。实习前须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集中式实习安全专题学习,重点讲解人身、财产及职业安全管理规定,通过案例剖析、应急演练等方式提升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安全教育覆盖率须达100%。
(二)细化安全网格化管理。继续执行实习安全网格化管理,择优选拔学生网格员。重点关注分散实习学生网格化管理,通过每周工作汇报、每月安全小结等方式强化过程监控,破解分散实习管理难问题。完善“学校—学生—家长—实习单位”四方信息反馈平台,每周至少1次信息同步。
(三)深化实习安全监管。会同集中实习单位每月开展1次专项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核查消防设施、防护装备、操作规范等,隐患整改后需复核。对分散实习学生,通过线上视频核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强化监管,每月核查覆盖率达100%。
(四)严格实习审批流程。实习正式开始前一周内完成全部审批,杜绝“先实习后补批”。确因考公、考研等需调整实习安排的学生,须按“个人申请—学院审核—教务处批准”流程办理,总时长不得低于规定标准,并于次年5月前结束。
(五)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严禁以实习名义乱收费,严禁与实习单位进行利益交换。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劳动纠纷、人身权益受损等问题,学院须第一时间介入协调,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二、加强实习教学管理
(一)严格把控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针对实习资源不足、合作深度不够问题,要加大访企拓岗力度。集中实习须提前调研单位业务与岗位内容,确保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分散实习须严格审核单位资质及岗位说明书。
(二)压实实习指导教师责任。专业课教师须全员参与指导,按实习教学大纲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实习小组会议,认真批阅实习周志与报告。校内外指导教师要建立每周沟通机制,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如岗位适应困难、技能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助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强化实习过程监控。构建“周报+月报”双重反馈机制,每周收集指导情况,每月形成实习简报,梳理问题并明确整改措施。借助“校友邦”平台开展全方位监控,杜绝形式主义。
(四)优化实习考核方案。建议增加过程性评分环节(如实习周志质量、小组会议参与度、阶段性实践成果等)。学院须提前制定明确、细化的考核标准,并在实习启动前同步发给实习单位和学生,统一考核尺度。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一)提升基地利用率。优先安排学生前往已签约基地实习,原则上每个学院现有基地每学年均需安排学生。同时,借助实习过程主动挖掘业务匹配度高、有合作潜力的新基地,扩充优质基地储备。
(二)动态评估基地成效。定期对现有实习基地开展自我评估,实行动态调整。每个学院重点建设不少于2家示范性实习基地,培育校企协同育人亮点。
四、做好实习工作总结
(一)建立月度实习通报机制。学院应在每月教学工作例会上,专题通报当月实习工作情况,通过常态化通报及时统筹协调实习工作,形成“月度总结—问题整改—持续优化”的闭环推进机制。
(二)组织实习经验交流会。实习学生返校后及时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实习生、在校生、企业导师及专业教师参与,通过成果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搭建多方交流桥梁。
(三)强化实习档案管理。需重点核查实习材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同时加强“校友邦”平台信息动态管理,通过不定期“逐人逐项”审查,重点核验学生过程性材料的提交及时性,以及指导教师指导记录的针对性,确保档案归档与平台数据均真实反映实习实际情况。
五、其他要求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实习教学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于10月24日前将《XX学院2026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方案》和实习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图谱(电子版、纸质版)提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联系人:赵倩 联系电话:13834165613
邮 箱:jwcsjk@sxtbu.net
地 址:龙城校区志学楼201室,北格校区科技楼403室
山西工商学院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