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查询码:00004333
院科函〔2025〕100号 关于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
作者: 科学技术处 于 2025年10月27日 发布在分类 / 科技处 / 通知动态 下,并于 2025年10月27日 编辑
院科函〔2025〕100号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晋教科信函〔2025〕41号),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暨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成果申报人是校科研人员,须为第一作者。成果第一署名单位为山西工商学院。每位申报者限申报一项成果;合作成果限一人申报,或以课题组名义申报;第一署名人为同一人的多项成果,不得由不同申报者分别申报。申报期间,要求参评成果作者的人事关系应在我。青年成果奖申报者成果出版、发表或被采纳时年龄应不超过40岁,女性申报者可相应放宽2年,不超过42岁。

       2.本届参评成果的时间范围为202211日至20241231日。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以采纳时间为准。

       3.其他有关申报条件的要求,详见《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见附件1)。

       二、申报时间

       申报及材料报送时间截止20251171200

       三、成果范围

       本届评奖的受理成果范围包括:1.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2.马克思主义理论;3.中共党史党建学;4.纪检监察学;5.公安学;6.哲学;7.理论经济学;8.应用经济学;9.法学;10.政治学;11.社会学;12.民族学;13.教育学;14.心理学(不包括“医学心理学”二级学科);15.体育学(不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二级学科);16.中国语言文学;17.外国语言文学;18.新闻传播学; 19.考古学;20.中国史;21.世界史;22.艺术学;23.管理科学与工程;24.工商管理学;25.农林经济管理;26.公共管理学;27.信息资源管理;28.国家安全学;29.设计学;30.区域国别学。

       因本届教育部评奖单设“教育科学研究”专区,“13.教育学”成果由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受理并组织实施,向省教育厅提出该学科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建议名单。省教育厅统一公示公布各学科成果获奖名单,不再单独组织该学科成果评奖。本届评奖的受理成果范围不得同时申报,每位申报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

       四、奖项设置

       奖项总计100项左右,分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和成果普及奖,所有奖项均设一、二等奖。为保障成果质量,允许各学科各等级的奖项有空缺。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省奖)的成果,按照教育部要求,将由省教育厅、山西大学和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推荐参评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教育部奖)。

       五、申报办法及材料说明

       申报者登陆教育部社科司主页(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不含“教育科学研究”专区)下载《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申报者按要求填写、打印后,将电子版、纸质版提交给所属科研秘书。

       (一)纸质材料要求

       纸质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各类材料的装订报送要求各类材料的装订报送要求如下:

       1.申报评审表:各类申报成果的申报评审表均为11份(至少1份原件),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2.申报成果:

       1著作类、普及读物类成果一式4份,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标明申报单位、申报者和所申报的学科范围。

       2论文类、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一式11份(可用复印件)。论文类成果材料包含所在期刊封面、目录页、版权页和论文全文,咨询报告类成果包含咨询服务报告和采纳证明。

       3.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与《申报评审表》份数一致,统一装订在《申报评审表》后。论文及咨询服务报告类成果按《申报评审表》、成果、证明材料的顺序装订(胶状,蓝色封皮,封皮内容可参照申报评审表)。

评奖结束后,无论申报成果是否获奖,所有纸质申报材料一律不再退还。

       (二)电子材料要求

       各成果申报人将《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申报评审表WORD格式,其他为PDF格式)放进以申报人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二级学院统一报送时,加入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Excel格式,以及签字扫描版)打包发送,压缩包命名格式为:高校科研成果奖申报-XX学院

       11712:00前,各二级单位将电子材料发送至科技处邮箱(sxgsxykjc@163.com),并将纸质材料提交至厚德楼405科技处。由于涉及审核、公示与资料报送,所有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学校审核公示

       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并对通过审核的全部申报材料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未经审核、公示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七、关键操作事项

       1.有意向申报者须于102817:00前加入钉钉群,群号:128970024615,群名称:“2025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群”。

       2.后续申报进度、答疑解惑、材料报送要求等将统一在该群通知,请务必及时入群并关注群消息。

       3.未在规定时间内入群的,视为自动放弃预申报资格,后续不再补报。

 

 

       联系人:刘瑜琦

       联系电话:0351-5278918

       联系地址:龙城校区厚德楼405

       电子邮箱:sxgsxykjc@163.com

       附件:1.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

                  2.**学院-申报汇总表

                               科学技术处  

20251027



  附件1: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pdf

  附件2:申报汇总表.xlsx


 推荐知识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5-10-27 18:10:02[当前版本] 科学技术处 格式调整
2025-10-27 18:09:14 科学技术处 创建版本

 附件

附件类型

XLSXXLSX PDFPDF

知识分享平台 -V 4.9.5 -wcp